<一>、人体静电释放器静电的形成原理
众所周知,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,而质子、中子及电子构成了原子。人体静电释放器在正常状况下,原子的质子数与电子数量相等,达到电荷的平衡,显示电中性。如果由于摩擦或以各种能量转换的形式作用会破坏原子的电荷平衡,从而对外显电性。
在日常生产生活中,物质不断地接触和分离可能会产生静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摩擦起电。此外,感应起电、喷射起电,压电也是产生静电的常见的几种形式。静电的产生的难易随着物质绝缘程度的变化而变化。因为空气也是由原子组成的,在人们生活区域都有静电的产生。所以,静电不能,但可以采取措施,减少静电对生产生活的影响,避免造成危害。
<二>、静电释放器防止静电引发起火危害
据资料介绍,当人体静电电压达到2000V(通常人体静电电压在1000V-10000V之间)时,人体与静电导体之间的放电能量可达(0.4mJ),这远远高于油品蒸汽的较小点火能((0.2mJ),具备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条件。国内的部分企业已在易燃、易爆危险场所采用金属导体,如不锈钢球、铜球、铁球等直接接地放电的方式来人体静电,此方式虽能人体静电,但是,因为采用的是导体间放电的方式泄放静电电荷,就不可避免地存在静电放电能量较大,从而导致人体电击和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可能性与必然性。因此,在易燃、易爆危险场所使用接地金属导体泄放人体静电,本身就是一个不的隐患,所以掌握预、静电的知识和操作技术,防患于“未燃”。
静电释放器是现在运用较普遍,使用较多的方法之一,主要用于易燃、易爆危险区域和场所,使用静电释放器能够将人体本身所积累的静电电荷地掉,避免因人体静电而引发的火灾爆炸事故和人体电击现象的发生。它克服了现行静电释放器的不足,它延长了静电泄放时间,降低了瞬间静电能量,在人体静电泄放期间,也避免了引发火灾爆炸事故的危险。
当然,为防止静电引发起火危害,易燃易爆场合须不断加强静电专项检查。可采取以生产岗位自查为主,车间、班组配合安监人员做好定期检查工作,还可请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检测,发现问题立即解决,防止静电爆炸事故的发生。
热门产品
Product
备案号:冀ICP备12004461号-3
Copyright © 2018 - 2019 宇通特种工具 All Right Reserved.